||
今年開始,這幾年一些比較活躍的新零售創新項目進入調整期。有些項目關掉了,有的項目轉型了。這些項目的調整,可能會涉及到幾百億的投資打了水漂,也可能導致企業的轉型之路多走了彎路。
回過頭來看,一些創新項目的失敗本來是可以避免的。仔細思考,有的項目,創新之時的商業邏輯是根本不成立的;有的項目設計的商業模式違背了基本的行業規則等等,存在很多邏輯和基本規則的方向錯誤。
回過頭來,盤點一下這些失敗的項目錯在哪了?可能對今后的新零售創新會帶來一點幫助。
--超市+餐飲
隨著超級物種的大面積關店,現在看,超市+餐飲這種創新的模式基本是失敗了。
超市+餐飲模式代表的企業是超級物種和盒馬鮮生。但是這兩個企業設計的商業模式并不完全一致。
以超級物種為例,他是把超市與餐飲兩個業態直接+到了一起。并且餐飲呈現的是海鮮、牛排等一些大餐飲的組合。
這種超市+餐飲模式,如果按照基本的商業邏輯做一下系統思考,是很難成立的。
想明白以下幾個問題,對這個模式存在的錯誤邏輯就會比較清楚了:
吃大海鮮、牛排的人是一群什么樣的消費群體?
吃龍蝦等這樣的大海鮮一般是在什么樣的消費場景?
在超市這樣的一個嘈雜、開放的環境中適不適合這樣的消費群體和消費場景?
這些吃大海鮮的消費群體,他與永輝超市的目標顧客是否是一致的?
這些問題的答案是非常顯然的。所以,超級物種的失敗是必然的,違背了基本的商業邏輯。
關于盒馬的超市+餐飲邏輯,侯毅當年是這樣解釋的:消費者想吃大海鮮,酒店太貴,盒馬超市便宜。但是消費者買回家自己不會做,盒馬的餐飲區可以幫顧客做好。從這個解釋看,盒馬的+餐飲是與商品經營有機結合在一起的邏輯,是服務功能的延伸。這個邏輯是成立的。
--快消B2B
隨著零售通、新通路的轉型,這幾年喧囂一時的快消B2B平臺創新基本歸于消失(注意:是平臺創新,不是工具使用)。
目前,回過頭來看,這個創新的失敗是因為存在模式設計的錯誤。
快消B2B模式設計的初衷是想控店,甚至是想通過簡單的翻牌方式控店,通過控店倒逼更多的上游企業入住,做大平臺。
現在看,控店的模式設計是錯誤的。
店是不可能通過翻牌或者簡單加盟的方式被控的。
特別是在現實的市場中,不可能形成被少數幾個平臺控制的分銷市場格局,這是違背基本的市場經濟規律的。特別是作為一般的B2B平臺只具備簡單的訂單和交付能力,本身不具備做市場營銷的能力,怎么能承擔的了分銷的職能?
再一個違背行業基本規則的方面是:任何一個品牌企業特別是大品牌,不可能把涉及到自己“生死攸關”的分銷渠道市場交給第三方,這是會要他命的。
同時,對品牌企業來講,他的市場競爭力主要來自于品牌營銷的差異化、渠道營銷的差異化、終端營銷的差異化。如果把渠道分銷交給第三方,就完全沒有了這樣的差異化競爭力。
再是從快消行業分銷的基本規則看,分銷是自上而下的一個營銷機制。如果想從控店開始,自下而上推動分銷渠道模式變革是違背基本的行業規則的。
本質講,B2B是一套改變行業分銷效率的工具體系,是把傳統的線下分銷做法線上化。
如果快消B2B的模式設計之初是從上開始,從服務上游企業改變分銷效率開始,也可能不是今天的局面了。
--無人貨架
無人貨架活了很短的時間就基本撤退了。
總的看,無人貨架有這樣的消費需求場景,但是很難成為一種有商業價值的模式。
主要就是這種無人貨架模式的單點產出太低,點位太過于分散,單點產出獲取的毛利不可能覆蓋點的運維成本。
所以,這個模式的失敗是必然的。
--社區團購
近期看,社區團購開始進入調整期。
準確講,社區團購是繼到店零售、電商零售之后產生的一種社交新零售形式。
目前觀察,現在一些打著社區團購名義的所謂社區團購平臺其實性質已經變了,不能再劃歸到社交零售的范疇,特別是去團長模式的平臺。
實際上這些平臺本質上在做的是一種電商模式。只是在起步獲客階段,借助社群社交方式,找到了這樣的一批“團長”,用他們的社交能力幫助平臺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用戶開發的任務。
做好一種零售模式,關鍵要做好三個方面:用戶運營、商品組織、交付效率。在這之中,用戶運營和商品組織是最關鍵的要素。
商品是做好一種零售模式的基礎,沒有商品優勢、沒有商品特色,這樣的零售體系是很難持續的。主要靠補貼的打法是很難長久的。
比較認同侯毅的分析觀點:“主要靠打低價的商業模式是沒有生命力的”。
其次是用戶運營。用戶運營是一個大文章。做好用戶運營涉及到很多方面。這其中,商品是關鍵。沒有好的商品、沒有特色優勢的商品是不可能做好用戶運營的。
交付方式改變帶來的模式優勢,可以成為模式創新的一個方面,但不可能成為一個商業模式的最核心部分。
目前看,一些團購平臺,只重視的拓客,在商品組織、商品優勢的打造方面是存在很大缺陷的。這樣的模式發展是潛存很大問題的。
目前,包括一些前置倉模式、社區電商模式,在發展過程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。重視于網點數量的增加,但是在商品優勢打造,提升企業的商品運營能力方面存在問題。
最近看到上海商學院周勇教授發的朋友圈:從叮咚買菜賣了兩支胡蘿卜,單價只有2.99元,還免費配送到家。
這說明幾個問題:平臺的商品組織有問題,商品運營有問題,客單價太低,這一單生意明顯是賠錢的。這樣的模式如何能持續?
總之,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,零售需要創新。但是,任何的創新不能違背基本的商業邏輯,不能背離基本的行業規則。否則,失敗是必然的。
(完)
GMT+8, 2021-8-4 23:32 , Processed in 1.052943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Powered by 銷售與市場網 河南銷售與市場雜志社有限公司
© 1994-2021 www.r4-3ds.com